鄭板橋: 賣畫就是賣畫,何須與我講價
文章分類:清朝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揚州紅橋有一次盛大的文人雅集。和詩者達7000人,共錄得兩萬多首詩,編輯瞭300餘卷。
紅橋雅集上,“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當場作瞭《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4首詩,之後餘興未盡,又作《再和盧雅雨四首》。這時的鄭板橋已是65歲的老者。紅橋雅集為他的人生奏響瞭最後一個強音。
我今反以做官為苦
早年初到揚州時,鄭板橋30歲,心情如同現在的北漂。此前,出身窮苦讀書人傢的他在傢鄉江蘇興化子承父業,當瞭幾年私塾老師,微薄的收入根本無法養活妻子兒女。正當他為全傢生計心力交瘁時,他的兒子不幸夭亡,年僅50歲的父親也離世,鄭傢的生活愈加困苦,還欠下瞭不少外債。迫於生計,鄭板橋背井離鄉,前往揚州賣畫。
“落拓揚州一敝裘,綠楊蕭寺幾淹留。”在揚州,鄭板橋住的是不收房錢的寺廟。衣服破瞭,是同為落魄人的歌妓幫他縫補。患難時期收獲的情感更加彌足珍貴。一首《悼亡妓》,紀念瞭當時鄭板橋的一段感情:“樓閑別語太淒清,乍憶長生七夕盟。絕代可憐人早死,十年未見我成名。”而生活極為困頓時,他甚至不得不拉下臉皮向詩友兼富商馬秋玉借錢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