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作瞭一首詞,宰相看瞭七個字,就斷言他將不久人世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王詵《行書潁昌湖上詩詞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末年,元祐黨人流配至嶺南的計有三十二人,秦觀就是其中之一。北宋末年的嶺南,除桂林、廣州等人口繁眾地區外,“多曠土,茅菅茂盛,蓄藏瘴毒。”。《通真子-瘴氣論》載:“嶺南瘴,猶如嶺北傷寒。從仲春迄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迄孟冬,行黃茅瘴。”南宋詩人楊萬裡曾有《瘴霧》詩道:“午時猶未識金烏,對面看人一似無。臘月黃茅猶爾許,不知八月卻何如?”
章惇、曾佈把政治異己發配往嶺南,就是欲置之死地的。蘇軾在惠州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常作嶺南人”之句,不過是苦中作樂罷瞭。徽宗即位,蘇軾遇赦北歸過大庚嶺,道遇一老翁,題詩於壁道:“問翁大庚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被貶往嶺南,等於是判瞭死刑,基本是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