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之謎何在?
胡雪巖破產於1883年12月初,原因幾乎已眾口一詞:即胡敗於與洋人競爭的蠶絲貿易戰。晚清陳代卿所著《慎節齋文存》說:胡雪巖“每歲將出絲各路於未繅時全定,洋人非與胡買不得一絲,恨甚。乃相約一年不買絲。胡積絲如山無售處,折耗至六百餘萬金。”然而,筆者近日獲得一封居滬洋人白爾辣寫給李鴻章的長信,此人曾多次去江浙等養蠶區考察,發現導致中國蠶絲產業年年滑坡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洋人不買,更不是中國人不養,而是養蠶區開始蔓延的蠶瘟病。 可見,《慎節齋文存》有關洋人“相約一年不買絲”等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洋人不僅年年在上海買絲,而且還抱怨能買到的蠶絲越來越少,所以,也就有瞭這封洋人寫給李鴻章的長信,希望中國整頓蠶桑事務,發展蠶桑業。 那麼,胡雪巖在上海大量囤積生絲,究竟有沒有與洋人交惡,導致各洋行的洋人“恨甚”呢?筆者查閱瞭晚清報刊等史料,沒有發現這方面的直接資料,但也獲得瞭一些間接的材料: 據當時的《申報》報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記錢莊面臨資金鏈斷裂險情之時,胡雪巖將自己所囤積的15000包生絲分別賣給瞭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 如果胡雪巖真的與洋行的洋人交惡,在這樣的節骨眼上,這些洋行的洋人會及時出手相助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關於胡雪巖賣出15000包生絲,究竟虧瞭多少錢? 洋人白爾辣在寫給李鴻章的信中已披露當時生絲的價格:“每包生絲通扯價(平均價)為320兩白銀”,那麼15000包生絲的總價值則為480萬兩白銀。既然總價值隻有480萬兩,又怎麼會虧損600萬兩、800萬兩呢!因此,筆者認為:胡雪巖囤積生絲虧損150萬兩白銀的說法比較接近事實。 然而,一代巨紳胡雪巖僅僅因為虧損瞭150萬兩白銀,就走上瞭破敗之路?這樣的說法自然難以讓人置信。那麼,當時究竟還發生瞭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