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忽必烈的三個漢人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解析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13世紀在中亞橫行的遊牧“帝國”
影響忽必烈的三個漢人是誰?元朝統一的重要功勛
成吉思汗雖然橫掃歐亞大陸,卻沒有滅掉宋朝一統天下。之後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等雖然屢屢發起對宋朝的騷擾和攻擊,但都沒有滅掉宋朝統一中國,而忽必烈做到瞭,建立起統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輩,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漢族儒生,改革蒙古舊制,采取比較進步的政策。他這種思想的形成,與三個漢人分不開--劉秉忠(子聰和尚)、姚樞、郝經。
子聰俗姓劉,名侃,字仲晦,為官後改名劉秉忠。史書說他"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八歲入學,日誦數百言。"十七歲即為邢臺節度使府的令史,算得上是位大器早成的神童。子聰博學多才,天文、地理、律歷無所不精,對《易經》造詣尤深。"論天下事瞭如指掌",忽必烈"大愛之"。他是忽必烈招納的第一位漢族儒生。
郝經字伯常,自幼傢貧,他白天打柴買米供養母親,晚上苦讀詩書。在一次戰亂中,其母被煙火熏死,當時才九歲的郝經,居然用野菜拌著蜜汁將母親救活。此事傳到大將軍張柔耳中,特將郝經接到府中,待為上賓。張傢有許多藏書,郝經幾乎都讀遍瞭。後來,張柔聽說忽必烈招納賢士,便推薦瞭郝經。忽必烈問以"治國安民"之策,郝經陳述瞭"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