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紙上談兵還妄自尊大, 終究還是害人害己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論《莊子·逍遙遊》的主旨
本文為歷史中國原創,商業轉載須授權!
今天人們經常引用紙上談兵一詞來比喻那些做事不知道變通,缺乏實踐的人。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也告誡瞭我們凡事都得親自實踐,才能得出真知。紙上談兵是源自戰國時期的典故。趙括是戰國時期的趙國人,他的父親是趙國有名的將軍趙奢,在父親的影響下,趙括年幼時便熟讀兵法,每每談起用兵之道,趙括都能說得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趙孝成王七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交戰。這時大將軍趙奢已死,廉頗也年邁,秦軍幾次打敗趙軍,後來廉頗叫兵士們修築堡壘,堅守長平。秦軍幾番攻打不下,無計可施,隻好派人報告給瞭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請來范睢,范睢對秦昭王說:若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得把廉頗支開。范睢知道趙國有一位大將之後名叫趙括,但此人空有其表,不像他父親那樣神勇。於是他們便制定瞭一條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