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和《水滸傳》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成吉思汗未征服的印度,最終還是被蒙古帝國支系滅瞭!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相傳為江蘇興化人,曾在錢塘做過官,但無確證。又說他原籍蘇州,後遷淮安,元至順(1330~1333)中過進士,卒於明洪武(1368~1398)初,年75。當代史學傢羅爾綱認為《水滸傳》為羅貫中所著。
早在南宋時候,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已在民間流傳,出現瞭《大宋宣和遺事》等話本和其他戲曲。到瞭元朝,又出現瞭許多水滸故事的雜劇,以描寫黑旋風者為最多。元末明初,施耐庵就在民間傳說和話本的基礎上,創作瞭長篇小說《水滸傳》。這部小說問世後,許多文人不斷進行加工修改,出現瞭100回、110回、115回和120回等等不同的本子。清初金聖嘆腰斬《水滸》,截取前七十回,卷首添段引子,後面加盧俊義驚噩夢的尾巴,又出現瞭一個70回本。
《水滸傳》是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它以“官逼民反”為主題,描寫以宋江為首的北宋下層官吏和勞動人民,在權貴、貪官、惡霸地主的欺凌壓迫之下,從進行個人反抗到聚義梁山,向封建統治階級展開武裝鬥爭,真實地再現瞭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最後失敗的全過程。作者繼承發揚瞭話本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