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多爾袞為什麼實行“剃發令”?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擁有30多萬軍隊 吳三桂為何沒有打過長江?
首先來瞭解下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傢和軍事傢,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
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什麼是剃發令:
清初強迫漢人仿照滿人習慣剃發的法令。清軍攻下南京、蘇杭後,清廷認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發令,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韓菼《江陰城守紀》上)。剃發令的頒佈及強制執行加劇瞭清初的民族矛盾,遭到廣大漢族人民的反對,觸發瞭江南地區江陰﹑嘉定﹑蘇州等地的抗清鬥爭。江陰人民發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各地人民的反剃發鬥爭,成為當時抗清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