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明末火炮專傢 第一人孫元化
十六世紀初,包括弗朗機銃和紅夷大炮在內的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但隻有少數工匠著手仿造。到瞭明末,一批對國傢內憂外患和西方制炮技術的先進感受特別深切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積極、全面學習和創新西方火炮技術而成為行業內的高水平專傢,如王徵、張燾等。在這些專傢中,“吳橋兵變”後冤死的孫元化,因學習透徹、理論掌握全面、所做創新之突出、運用理念之先進而堪稱第一人。
孫元化,上海嘉定人,生於1581年。在他出生後第三年,雄心勃勃的努爾哈赤繼承瞭父親指揮使的世襲職位。然後,在對明朝邊防軍進行有效欺騙的同時,迅速擴張力量,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並發表討明檄文,走向瞭滅明道路。在他十多歲時,為瞭消除日本侵略者滅亡朝鮮、囊括中華的野心,明朝軍隊和朝鮮軍民一道打瞭七年仗,耗費瞭無數錢財。這再加上萬歷、天啟帝的荒怠奢靡、整個統治階級的腐朽和層出不窮的天災,普通人民的痛苦不斷加深並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瞭暴力反抗道路。這使大明帝國進入瞭一個被內憂外患雙重擠壓,亡國之象日益明顯的暮色蒼茫時期。在國傢危局的強烈刺激下,生於士大夫傢庭且“天資異敏,好奇略”的孫元化,很年輕的時候就產生瞭強烈的挽救國傢危亡的責任感,並在誦讀孔孟的同時,積極地去學習由傳教士帶來並已為當時的徐光啟、李之藻等先進分子高度關註的西學。他拜當時引進西學方面名聲最隆的徐光啟為師,參加瞭《幾何原本》的刪定,撰寫過《西學雜著》《幾何用法》《幾何體論》《泰西筭要》等。有人說,他的數學造詣實際上已經超過瞭老師。通過不斷深入的學習,孫元化越來越堅信炮戰對提高明軍對付野戰能力極強的後金軍的意義,在中舉後就不再參加科考,潛心研究西洋火炮的引進生產、改進和實戰運用,並撰寫瞭《西法神機》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