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是“帝王教育”失敗品 急躁易怒無耐心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清朝末年宮廷有三大美女,珍妃排在第三
“湉”的意思是“水流平靜”。以“小心”、“恭謹”聞名的醇親王奕譞給長子起名“載湉”,這表明他唯一的希望是這孩子一生安穩平順而已。然而世事就是這麼荒誕,偏偏就是這個孩子,被他的嫂子兼大姨子慈禧選中,要接替剛剛死去的同治,繼承大清王朝的帝統。
發生在養心殿東暖閣的那一幕讓所有的大臣們記憶猶新:太後的話剛出口,中選者的父親奕譞如同被雷擊瞭一樣,當時癱軟在地,“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翁同和在日記》)。
之所以選擇四歲的載湉繼承同治,除瞭他年齡小易於控制之外,一個隱秘而關鍵的原因,恰恰是他那個富於遠見、聞命痛哭流涕的父親。這個以“謙謹老成”聞名的小叔子十分乖巧,素無野心,知道怎樣和權力保持最恰當的距離,以迎合這個權欲極重、猜忌心極強的嫂子。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孩子的性格。這個孩子最大的特點是“文靜”,從不淘氣。這極愜太後之心。眾所周知,剛剛死去的同治皇帝,是清代皇帝中最頑劣的一個,從小頑皮異常,任性乖張。小載湉起碼不會蹈此覆轍。
然而,和這孩子相處瞭一段時間之後,慈禧就發現,這孩子並非大清皇帝的適合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