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穿黃馬褂的隻有這些人,其中李鴻章那件被公認最拉風
文章分類:清朝
清初統治者為瞭籠絡人心,推出瞭各種名譽工具,比如加“巴圖魯稱號”、“賞戴花翎”“封爵”“世襲”等,這些做法雖然讓受到封賞的人感到榮譽備至。但是相比較“黃馬褂”而言,終究少瞭一份親近感,因此打黃馬褂上市的那天起,它就被視為無尚的光榮。
馬褂原本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服飾,到瞭清代,馬褂更加流行,它是穿在袍服外面的一種短款上衣,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瞭便於騎馬,這也是馬褂一名的由來。清初,穿馬褂的大多是士兵,到瞭雍正年間,普通百姓也開始喜歡上這種便服。
馬褂一旦被冠以黃色身價便一飛沖天,黃馬褂不是誰都能穿的。因為它采用的是皇傢的專用色--明黃色。因此具有非凡的意義,隻有特定的人才能穿著,違反者一律以覬覦皇權罪論處,那是要被殺頭的。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傳黃馬褂呢?
第一類人:隨皇帝“巡幸”的大臣、侍衛。《嘯亭續錄·黃馬褂定制》中提到:“凡領侍衛內大臣、禦前大臣、侍衛、乾清門侍衛、外班侍衛、班領、護軍統領、前引十八臣,皆穿黃馬褂。”這些人穿的黃馬褂有一個比較貼切的名字叫“行職褂子”,是為瞭開展工作而穿的,也可以理解為工作服。言外之意就是,在伴行皇帝結束之後,就不能再穿瞭。這種黃馬褂上面既沒有圖案,也沒有任何花紋,而且褂子上的紐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