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鹽商與曾國藩 ——晚清鹽政史的重要一頁
太平天國之後,除瞭鹽務經營格局的變化之外,具有商人傢世背景者直接出任鹽務官員似成常態,權力與資本勾肩搭背的現象更為肆無忌憚。此一事實,從一個側面反映瞭明代以來中國政商關系的新變化。
王振忠
2014年,適逢“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出版二十周年紀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約我修訂再版《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一書。
《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一書收錄於“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三輯,於1996年出版。該書主要探討明清時代徽商與鹽政制度的相互關系,研究徽商的土著化進程,以及徽州鹽商對東南城鎮、文化及社會變遷的影響等。此次為瞭修訂再版,我花瞭一些時間,重新閱讀瞭近二十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而對清代的鹽政史做瞭重新的梳理。
在我看來,從清初至太平天國爆發,前後歷時兩百餘年;而自太平天國動亂結束迄至清朝滅亡,為時不到半個世紀。倘若將清代的鹽政史看作是一部大書,那麼,清代前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盛清時代,可以說是濃墨重彩,研究相當集中。此一時期各類的史料極為豐富,特別是像《揚州畫舫錄》那樣生動描繪徽州鹽商之長袖善舞、誇奢鬥富,一向為世人所矚目。相形之下,及至晚清,此一時段的鹽政史,就像是一部大書中讀者急於匆忙翻過的寥寥數頁。總體上看,研究相對比較粗線條,有不少問題以前是沒有思考過的。例如,道光年間陶澍實施的鹽政改革,以及此後的咸同兵燹,固然使得徽州鹽商在總體上趨於衰落,但晚清時期兩淮鹽業中的徽商活動、官商關系等問題,至今仍未得到清晰的揭示。迄今為止,我們對晚清鹽政制度變遷的基本軌跡並不陌生,但與盛清時代相比,似乎再也看不到作為個體的鹽商或徽商傢族生動、細致的社會生活,這當然是受限於此前史料所見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