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陶朱公范蠡為何能夠成為中國富豪鼻祖?
文章分類:春秋
過去一段時間,基於國內的政經氣氛及改革需求,在那些叫人稱快的懲治與改革行為之外,同時讓我更多地瞭解瞭國情背後的政商關系與商人生存形態。人前或萬眾矚目或潛行一方,人後可能或沆瀣一氣或戰戰兢兢,然而中國之政商形態經五千年而無實質變化。眾橫捭闔,成敗榮辱,不免讓人好奇也唏噓!我們從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選出12個朝代的首富。因為整個時間跨度長達數千年(從春秋戰國至明國時期),所以很難作金錢上的絕對統計。
故而我們更關註兩點:首先,他們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富豪,他們的求富之旅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其次,他們有著很強的個性和風格,他們的理財得與失都值得今天的人去學習和揣摩。商人、政客、投機傢、慈善傢、浪漫的文人,這幾個標簽全都貼在范蠡身上,更有一個大美人西施作陪。范蠡是個幸運的商人,在當時的春秋時期,商人的地位並不低。在當時商人可以與世傢貴族分庭抗禮的時代背景下,范蠡可以毫無顧忌的繪制他的商業藍圖,並享年高齡,幾近百歲,被稱為中國商人的聖祖。
宏觀經濟論:治大國如烹小鮮。事實上,與范蠡的財富故事和經商理念相媲美的,還有他的經濟思想。他在治理國傢中領悟的宏觀經濟學,足以和經濟學傢克魯格曼一爭高下。在范蠡眼中,整個國傢宏觀經濟的調控,也無非是抓住幾個關鍵點,在合適的時機實行不同的政策。看似復雜,但把握住瞭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調控國傢的經濟並不比炒菜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