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與崇禎帝 晚明歷史的一對“難兄難弟”
文章分類:清朝
導讀:17世紀中期,一直爭雄東亞的兩大帝國蒙古與明幾乎同步走向衰落,而在相差9年的時間裡相繼亡於後起之秀的後金——清帝國。世代為敵而最終被第三者一舉並吞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稀奇,遼與北宋先後滅亡於金,金與南宋先後滅亡於蒙古均是如此。
17世紀中期,一直爭雄東亞的兩大帝國蒙古與明幾乎同步走向衰落,而在相差9年的時間裡相繼亡於後起之秀的後金——清帝國。世代為敵而最終被第三者一舉並吞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稀奇,遼與北宋先後滅亡於金,金與南宋先後滅亡於蒙古均是如此。但,兩個相爭二百多年的帝國,不僅滅亡時間相差極短,且兩個亡國之君,也有頗多相似之處,這就是比較難得的歷史機緣瞭。
明帝國的末代皇帝崇禎帝朱由檢與蒙古帝國末代可汗林丹汗,公平來說,都實在算不得合格的亡國之君,本人的缺陷更多是被時代所彰顯,顯得不可原諒。“時代的局限才是真正的局限”,這句話實不能否認。
林丹汗與崇禎帝的相似,
一 兩人承擔大任時都很年輕,一個13歲,一個17歲;性格上,都是剛烈、暴躁;志向上,都希望達到本民族最高的要求,崇禎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堯舜之君”,而林丹汗更是自稱“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事功上,都進瞭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挽回頹勢,與自己的前任相比,有作為得多,但最後都恨水東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