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是如何當上宰相的?寇準詩詞選集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那點事|司馬遷和司馬光僅僅是名字相似?
寇準字平仲,生於公元961年,去世於公元1023年,為北宋著名政治傢、詩人。寇準於太平興國五年高中進士,隨後歷任大理評事、歸州巴東知縣,大名府成安知縣、殿中丞、通判鄆州、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寇準一生兩次擔任宰相之職,最後卻遭貶謫雷州,在雷州病死。雖然登上瞭宰相的高位,最後卻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的時候去世,天上地下,差別不可謂不大。一般而言,登上宰相高位之人不會被貶低至此,除非改朝換代,除非奸臣陷害,除非真的沒有才能。那麼寇準真的無宰相之才嗎?他是如何登上宰相之位的呢?
寇準出生於名門望族,傢裡是官宦世傢,從小就受到瞭很好的教育。幼時的寇準天資聰穎而又勤奮好學,所以頗有成就,十四歲的時候便能作出不少的好詩,十五歲的時候已經能精習《春秋》,後來更是在十九歲的時候高中進士。
古代有一句話,叫作“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句話的意思大致為,三十歲的時候考中明經已經算晚瞭,五十歲的時候進士及第卻算是早的。隻從這一句話來看,便可以知道進士科是多麼難考的。而寇準年僅十九歲便能高中,其學識之豐富,天資之好無需多談。所以說寇準沒有才能,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