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生活沒詩裡那麼閑適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名傢經典:王獻之行書《敬祖帖》
記者宋磊 通訊員周語
《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東晉詩人陶淵明在很多人印象中,歸隱後過得閑適超脫,完全沒有世俗煩憂。然而,真相是這樣嗎?近日《陶淵明的遺產》出版,作者是著名作傢張煒,他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表示,歸隱後的陶淵明時常要忍受一事無成的自責,其實難言舒心。
▲《陶淵明詩意圖》
傅抱石 作
有地有仆,最後卻入不敷出
魯迅曾指出,陶淵明最初的田園生活還算體面,但不能把一般的農民生活,特別是不能把後期的窘迫,與剛剛回返時的狀態相提並論。
“雖然陶淵明對田園生活有憧憬,但想象是一回事,實際生存又是另一回事,他生活的困苦可能比自己所能料想的還要嚴重得多。”張煒指出,陶淵明上京的房子被燒、戰亂災荒、長期鄉間生活造成的隔膜、寂寥,會引起一種特殊的饑餓感。
即便在最為順遂的初期,陶淵明也要把荒蕪的園子從頭整理,還有一些很棘手的事。“所有這一切,陶淵明都要適應。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張煒認為,陶淵明對生活中的辛苦,還有其他一些復雜難言的滋味,比常人品味得更深入,所以給自己帶來額外的精神困擾。比如《乞食》中的“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等詩句,透著辛苦和清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