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古錢珍品賞析—八思巴文大元通寶
文章分類:元朝
大元通寶為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鑄,非年號錢。有漢文及蒙古文兩種,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勻。折十蒙文的發行量比較大,較為常見。漢文“大元通寶”分大小兩種,均極其罕見,小型尤少,皆為古錢珍品。
今天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帶有蒙古文八思巴文的大元通寶錢幣。首先我們要瞭解一下蒙古文中的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時期由“國師”八思巴創制的蒙古新字,世稱“八思巴蒙古新字”。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國際音標”和“世界語”,它的創制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推進瞭蒙古社會的文明進程。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又譯“發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羅卓堅贊,意為“慧幢”,系西藏薩嘉人氏。據說其人三歲能講喜金剛修法,聽眾嘆為稀有,於是稱之為“八思巴”藏語,意為“聖者”)。九歲時,又因講論金剛續本《二觀察》而名聲大著。南宋淳祐七年,他隨其伯父薩班·貢噶堅贊至涼州今甘肅武威),會見成吉思汗之孫,蒙古窩闊臺汗次子闊瑞皇太子,自此歸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