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統一三國時,如何對待魏蜀吳的末代皇帝?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司馬衷既然不是傻子為何被稱為白癡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普遍的歷史規律。就三國時期來說,雖然曹操、劉備、孫權三大豪傑爭鬥不休,不過,最後完成統一的,卻是司馬氏一傢。公元280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出兵消滅東吳,促使西晉成為一個統一的王朝。對於司馬炎來說,雖然完成瞭統一,但是,和秦始皇一樣,他也需要面臨如何對待魏蜀吳末代皇帝的問題。此外,盡管蜀漢的劉禪在司馬炎登基之前就已經投降,然而,劉禪也好,曹奐以及孫皓也罷,其命運依然掌握在司馬炎手中。
一
首先,在三國中,蜀漢不僅實力最弱,也最先走向滅亡。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薑維扛起瞭北伐中原的大旗。不過,蜀漢和魏國的實力差距太大瞭。到瞭公元263年,魏國終於派出大軍來收拾蜀漢瞭。在鄧艾的攻擊下,諸葛亮的後代諸葛瞻、諸葛尚戰死沙場,薑維雖然試圖拯救危亡中的蜀漢,不過也死於亂軍之戰。至於蜀漢後主阿鬥,則在鄧艾大軍面前選擇瞭投降。對於劉禪來說,投降不僅保住瞭性命,還獲得瞭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