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從親儒士到寵財臣 緣起元帝國的經濟危機
斂財三賊臣:阿合馬、盧世榮、桑哥
泰極否來。南宋政權終得消滅,但支撐大元帝國駭人軍事行動的財源日漸枯竭。在年近古稀的肥胖帝王忽必烈眼中,誰能為帝國搜刮更多的金錢,誰就是真正的“忠臣”。
1279年,元朝大軍把南宋送進墳墓的同時,它自身千瘡百孔的財政問題,也更顯突出。
忽必烈像忽必烈當王子時代及治國早期,對儒生比較親近。1242年,漢族和尚海雲禪師攜弟子劉秉忠至漠北。忽必烈召見二人,問:“佛法中,有安天下之法否?”海雲禪師回答:“宜於天下大賢碩儒中,求問古今治亂興亡之事。”忽必烈很高興,遂留劉秉忠於身邊為參謀。劉秉忠雖釋門中人,卻通《易經》、儒術、天文,至於地理、律歷等等,無一不精。這樣的人才,深為忽必烈所喜。同年,漢族儒士趙璧、王鶚等紛紛加入忽必烈幕府,為他宣講《孝經》、《書經》等經書。特別是王鶚,乃被蒙古所滅金朝的末代狀元,飽學碩儒,道德文章,皆有所觀。青壯年時代的忽必烈很用功,常聽王鶚授業至夜深,感慨說:“我雖未能即行汝言,安知異日不能行之耶!”可見,拳拳向儒之心,是忽必烈當時真實狀態。1252年,從前仕金的漢族士大夫張德輝、元好問二人覲進忽必烈,奉請他為“儒教大宗師”,作為“黃金傢族”的重要成員,忽必烈“悅而受之”。這一舉動有兩種意義:其一,蒙古貴族首次顯現出對儒傢思想的真誠向往;其二,儒士文人渴求蒙古貴族的政治保護。而後,姚樞、竇默、許衡等漢人儒士也入忽必烈藩邸,成為這位蒙古王爺手下得力的參謀顧問班子。1260年,忽必烈稱帝於開平,漢族謀士,特別是劉秉忠,出力尤多。無論是典章、制度、開國國號、都城興建、官制章服、朝儀禮制,均肇自這位亦儒亦釋亦道的漢族文士。當然,開國之時在“庶務” 方面出力最多的,還有日後因親傢李璮^造**被處死的漢人儒士王文統,“凡民間差發、宣課鹽鐵等事,一委王)文統裁處。”可見,無論是“上層建築”還是 “經濟基礎”,大元朝廷的儒傢印記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