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為何唯獨西施稱“子”?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 為何秦宣太後的弟弟卻叫羋戎?

從民俗學角度來看,人們已將西施抽象成為美好事物的代表。西施具有“沉魚落雁”的美貌,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驚艷容貌,都自愧不如而沉入江底;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又有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勇氣;加上功成卻被投入江湖的悲劇,深得民眾的同情和愛戴。這些都使西施形象得以升華,成為一種崇高完美的象征。中國四大美女中,唯有西施擁有一種道德高度的文化精神和歷史擔當,故西施成為大眾的“情人”,也在情理之中
一些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源歸之於女色,客觀上為統治者開脫或減輕瞭罪責,這顯然是不公正的。亡國與權勢者君王及謀臣)本身有直接的關系,在以男人為中心的古代社會,女人怎麼會導致一個國傢滅亡呢?吳國也好,越國也罷,一朝一代的興亡盛衰,有其自身發展規律,不是某一個人所能左右。我們應該肯定的是,在國破傢亡時,舉國上下的憂患意識、高度的凝聚力、強烈的復興精神,才能使國傢由弱轉強、反敗為勝
思想者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