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能滅吳 是因二十多年臥薪嘗膽勵精圖治 但真相並非如此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當蔣勤勤的“西施”遇到陳紅的“貂蟬”,你覺得誰更美?
如果現在讓你給你的孩子或者朋友講一下臥薪嘗膽的故事,你肯定會脫口而出:2500多年前,在長江中下遊有兩個小國傢,一個是吳國,一個是越國,兩國在夫椒這個地方打瞭一仗,越國慘敗,隻剩下五千軍隊被困在會稽山上,無奈之下,越王勾踐隻好向吳王夫差投降,和夫人一起到吳宮做奴隸,討得夫差歡心後才被放回國,回國之後開始勵精圖治,終於使越國富強,一舉滅掉瞭吳國。然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番,失敗沒什麼,要學會忍辱負重,默默努力,最終一定會獲得成功,更不要像夫差那樣聽信讒言,殺害忠臣,最終導致國破身亡。
然而如果你翻一下《史記》,就會發現整個故事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
越王臥薪嘗膽_圖
性格決定命運
故事要從一個微縮版的“臥薪嘗膽”說起,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夫差他爹)趁著勾踐剛剛登上王位,立足未穩之際,發兵進攻越國,結果在檇李被打得大敗,闔閭自己也受瞭傷,沒幾天就嗝屁瞭,夫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王位,此時的吳國剛剛經歷大敗,越國又虎視眈眈,夫差當時的處境並不比後來勾踐的處境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