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與韓非子人性論辨析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學習管仲:如何高水準回答他人提問
先秦時期是我國古代人性論思想的形成階段。諸子百傢從各自立場出發,提出瞭各種各樣的人性論主張。荀子是“性惡論”的典型代表,而由於韓非子與荀子的師承關系,學界普遍認為韓非子是荀子人性論思想的繼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性惡主張更極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韓非子雖就學於儒傢的荀子,但卻另辟蹊徑成為法傢,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場與本質精神而言,韓非子跳出瞭性善、性惡的分析框架。他所闡發的是一種自然主義的人性自私論。
荀韓均堅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屬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評價方面,二者卻分道揚鑣,荀子對“好利”做出瞭“惡”的價值判斷,而韓非子隻是對“好利”進行事實描述,不作價值評價。
荀子的人性論以人的自然本性為出發點,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荀子·正名》)並將這種欲求歸納為“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同時,荀子對其社會危害做瞭詳細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性惡》)在荀子看來,人好利之心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導致爭鬥與社會動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惡”。由此,基於儒傢道德主義的立場,荀子將人“好利”的本性與倫理道德對立起來,最終對人性做瞭“惡”的價值判斷,“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