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求無得束書歸——唐寅的坎坷仕途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看戚繼光對明朝兵器的理解及那些“抗倭高科技”!
唐寅,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生於蘇州閶門內吳趨裡皋橋。因其出生這一年是庚寅年,所以取名為寅;又因其為傢中長子,故初字伯虎,後改為子畏。晚年皈依佛教,號六如居士。
唐寅的父親唐廣德,是個經營酒肆餐館之類的商人,唐傢的生活不虞匱乏。唐寅幼時,“纏雞握雉,身雜於隸屠販之中”,他在這種環境中對科舉不屑一顧,放蕩不羈。他父親見此,心想兒子須學而優則仕呀,這樣才能興盛傢門。在父親的期望下,唐寅十五歲入吳縣縣學為生員,十六歲以童生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補府學生員,走上瞭科舉之路。
弘治七年1494),唐寅時年二十五歲,這年間,父親、母親、妻子徐氏和唯一的妹妹死因不明)相繼離世。唐寅面對這破碎的傢庭,無心讀書。
好友祝允明在《唐子畏墓志並銘》中描述唐寅這時期的狀態說“父沒,子畏猶落落。一日,餘謂之曰:“子欲成先志,當且事時業;若必從己願,便可褫襴幞,燒科策。今徒籍名泮廬,目不接其冊子,則取舍奈何?”子畏曰:“諾。明年當大比,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勿售,一擲之耳。”即墐戶絕交往,亦不覓時輩講習,取前所治毛氏詩,與所謂四書者,繙討擬議,祗求合時義。”長輩文林文徵明的父親)把唐寅推薦於時任蘇州知府的曹鳳,唐寅的鄉試才得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