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的典范——管仲拜相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老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老子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jǔ)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齊襄公死後齊國舊臣派人請回二位公子,並約定誰先回國誰就做齊國國君。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小白射去。隻見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裡。
管仲以為小白已經死瞭,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隨從運送小白的屍體回國後公子小白突然坐起,嚇壞瞭隨從,原來管仲射中瞭小白的腰帶,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炸死才躲過一劫,後來小白就做瞭齊國國君,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遂欲拜自己的老師鮑叔牙為相,於是鮑叔牙百般退卻,言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相位,並且舉薦瞭管仲為相,桓公對管仲恨得咬牙切齒,但聽老師一番言論後表示欲請管仲回來見面以觀其才,鮑叔牙說:“管仲是人才,你要請他魯國必不放人,你要說把管仲押回來親自問罪才行。”於是發令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辦罪。魯國勢力弱小不敢不從,於是照辦,等到押管仲的車走瞭以後魯莊公才恍然大悟,管仲大才,我為什麼不留下來任用他,而把他送到齊國呢,可惜啊此時去追已追不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