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兵法謀略解讀之二(領袖人物的四重境界)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第六講 西遊記裡有真假美猴王,春秋戰國也有真假齊桓公
我們在上一期在微信公眾號“謀略與兵法”中裡簡要地解釋為什麼管仲能夠成為諸葛亮這樣牛人心中的榜樣。管子的思想博大精深,由於我們公眾號定位於“謀略與兵法”,所以我們就先從他的兵法思想切入。管子在兵法開篇並沒有直接言兵,而是言簡意賅地將組織領袖按照境界的高低劃分成四個不同的級別:“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極為精辟,我從讀到這句話之後便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一起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為大傢分析:
第一重境界——“謀得兵勝者霸”。管仲指出,如果一個組織的領導者,凡是他謀劃的事情就能夠實現,與別人鬥爭就能夠取得勝利,那麼他就能夠配得上“霸”這個稱號。我們從他這個評判標準來看,管子主要從行動的結果來評判這層境界。
第二重境界——“通德者王”。管仲指出,不但能在結果上取得成功,並且成功之後還能得到大傢的歡迎,那麼他就能配得上“王”這個稱號。我們從他這個評判標準,可以知道這裡他在做事成功的結果上面加上瞭一個別人主觀認同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