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怎麼成瞭道教始祖的
文章分類:春秋
【史海秘聞正史新說】提起老子,大傢都知道他寫瞭一部《道德經》,上下篇共五千餘言八十一章。
史載老子老聃)是春秋末周守藏室吏,《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誕生,誕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於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即現址河南鹿邑太清宮鎮(還有一說在今安徽毫州市渦陽縣城北)。老子修道而長壽,大概活瞭一百六十餘歲,或說二百餘歲。與孔子前551-前479)同時,長孔子20餘歲。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 老子著作《道德經》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學命題,玄妙地闡述瞭無為而治、清凈自然的治世、處世哲學,成為道傢學派的創始人。他的《道德經》,後來成瞭道傢學派的經典著作,對後世中國的學術、政治、社會、文化產生瞭深遠的影響。這就是後人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