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扁鵲見蔡桓公》有感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管仲與齊桓公的故事 齊桓公使管仲治國
□ 宋忠秋
《扁鵲見蔡桓公》一文,講的是扁鵲3次拜見蔡桓公,發現其病情由“腠理”“肌膚”“腸胃”不斷惡化,屢屢勸其醫治,都遭到拒絕,最後,蔡桓公病入“骨髓”,無藥可救的故事。回想中學時代讀學此文,隻是從淺層次上為蔡桓公諱疾忌醫最終害瞭自己而惋惜。隨著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時代內涵的不斷變化,現如今,再次品讀、思考這篇古文,感覺另有深意和新意,其蘊含的哲理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韓非子·喻老》有言:“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意思是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裡之堤潰決,煙囪縫隙冒出的火星,可以使百尺高樓焚毀,這句話用於比喻小事不註意就會釀成大禍。蔡桓公之所以最終病入膏肓、無藥可醫,就是因為在疾病輕微時不以為然,沒有引起重視,結果積羽沉舟,積重難返,最終丟瞭性命。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蔡桓公的悲劇告訴我們,疾病和錯誤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日積月累、步步深入的。無數案例也證明,絕大部分貪官都是從小貪開始的,“河邊濕鞋”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積“小病”成“大患”,走向瞭犯罪的深淵。常言道“禍患常積於忽微”。當小毛病、小錯誤、小問題露出苗頭的時候,就應當及時撲滅,防微杜漸,懸崖勒馬,變“亡羊補牢”為“未亡先補”,而絕不能麻痹大意,“以惡小而為之”,否則,任其滋生蔓延終將養癰成患、不可挽回,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