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最值得傳承後世的五大哲理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解密:全面占領楚國的吳王闔閭因何事而退兵?
道傢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傢同等重要,隻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表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而道傢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瞭創造力的泉源。以下五句話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諸事辦妥,老百姓都認為我本來就是這樣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說,完成功業的過程沒有受他人強制的感覺,是人們的本性使然。人有趨利避害的本性;有被習慣左右行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習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創新,適時改變自己的習慣和習俗以適應外界環境的本性。順著這些本性去完成功業,人們會覺得原本就如此,很順當,不會有牽強和被強迫的感覺和不滿。完成功業也就自然而然。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夠事半功倍的根據。
2、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