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循環往復即是道
文章分類:春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認為,道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即柔和虛無,此二者合起來就是樸素自然。他還強調瞭道的理念的整體性、不可分割性。道的法則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循環往復、永不停息的過程。這一法則就決定瞭人在修道時不可能一次完成,還要進行永不停息的修煉,即便修得完滿後,還必須繼續保持道德的不流散,確保它的完整性。因為一旦流散就會再一次進入到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往復之中。人能做到自然無為也就進入得道之境瞭。
在老子看來,剛強是有為的表現形式,柔弱是無為的表現形式,柔弱是合於道的,而剛強是不合於道的。他要求人們要認識到剛強是不合道之法則的,所以要堅守柔弱。人們常用溫柔似水來形容女子美好的性格特征,水性本柔所以能承載天下萬物,人們如果能達到如溪水般柔順,也就符合瞭道的要求,也就回歸到嬰兒般的自然人狀態,得道也是必然的瞭。老子認為,如果知識沒有體現道的本質和道的法則,都不是真正的知識。老子主張得道之人應保持糊塗的狀態,並將此作為人類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