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主義源頭
文章分類:戰國
內容提要:本文集中探討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自然主義源頭的莊子思想,認為:莊子思想是先秦諸子中唯一從較高的哲學理論層面對自然作出系統觀察和描述的理論體系,它把氣看作是構成人與萬物的初始要素,提出萬物變化的動因在於自化,明顯地意蘊著對必然和規范的否定;莊子思想中色彩最為鮮明的是追求自由,“逍遙於天地之間”,努力從困擾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禮、哀樂之情中擺脫出來,這對於以儒傢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自我調節能力的發揮,奠定瞭最早的精神基礎;莊子的“虛靜無為”原則不僅構成對“仁義”的社會道德的批判,而且也將批判矛頭指向“好知”的社會行為,在反文明傾向的理論形式的背後,蘊藏著濃厚的人性、人道的感情內容。
如果在某種比較寬泛的意義上將先秦諸子思想,乃至此後的中國傳統思想闡發的主題區分為兩個基本的理論走向——一是圍繞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為核心而展開論述的走向,一是以對自然、人生的審視為出發點的走向,那麼,我們立即可以看到,站在後一個走向源頭上的就是莊子。《莊子》一書顯示的莊子思想,從自然到人生,從萬物的物質基始到宇宙的形上根源,涵蓋著廣闊的理論領域,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基本特征的形成和後世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瞭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