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何派大內太監平定越南?
說起大內太監,就會讓人自然想到太監專權曾演出瞭一幕幕禍國殃民的慘劇,其中以東漢、唐、明三代為最。秦朝的趙高,東漢的侯覽、張讓,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都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太監。
太監,早期被稱 “宦官”,唐朝以後才被稱為“太監”。太監,作為帝王與後妃的奴仆,支撐著皇傢宮殿那廣廈高臺的金碧輝煌,成就瞭皇宮大內帝王後妃舒適優裕的奢靡生活。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太監不僅涉足王公貴族、高官顯爵的生活中,而且還涉足於復雜的政治鬥爭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國,歷朝的衰亡大都與太監作亂有關,漢、唐、明三朝的覆滅與太監的專橫暴虐就有著直接關系。那麼,大唐王朝為什麼派遣大內太監去平定越南?大內太監為什麼能成為大唐王朝的平定內亂的領兵將軍呢?
在唐代,太監由內侍省、掖廷局、宮闈局、奚官局、內仆局、內府局管理。掌管宮內的簿冊、門衛、病喪、倉庫供應等事項。各局長官稱令或丞。唐太宗時,對太監的限制較嚴格,規定內侍省太監最高官階為三品,數額亦有限制。唐太宗死後,制度漸弛;唐中宗時,太監總數激增,達三千人之多,被授七品以上者多達千人;唐玄宗時,太監多而且濫,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監門將軍銜者也是大有人在;安史之亂後,太監勢力迅速膨脹,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太監還染指軍權;唐肅宗時,朝廷設觀軍容使,專以太監中的掌權者充任,作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從唐德宗開始,太監掌握瞭神策軍、天威軍等禁兵的兵權。軍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太監擔任。因朝廷軍政大權被太監集團把持,不僅文武百官出於其下,甚至連皇帝的廢立也由他們決定。在唐憲宗到唐昭宗期間登基的九個皇帝中有七個是由太監所擁立,兩個被太監所殺。太監擅權專政成為中、晚唐社會的一大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