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紙上談兵的趙括,趙國就能贏得長平之戰?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三分鐘瞭解歷史名人——魏冉,宣太後的同母異父弟
結束於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長達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以趙軍40萬被秦軍坑殺為結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司馬遷在《史記》給出的說法是趙國中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取代名將廉頗擔任主將,葬送瞭趙軍,遂令“紙上談兵”的成語留諸後世。但問題在於,如果沒有趙括,趙國是不是就能贏得這場國運攸關的戰役呢?
戰國時期的長平位於今天的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秦趙間的長平之戰,其實源自秦國與韓國的上黨主要在今天的長治市)之爭。到瞭戰國中期,“三晉”魏、趙、韓)的疆域與“三傢分晉”前403年)時相比已經有瞭很大變化。趙國的中心從晉陽今山西太原)轉移到瞭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則丟掉瞭起傢的河東今山西西南部),隻剩下以大梁河南開封)為中心的中原土地。至於“三晉”中最弱小的國傢韓國,其國土也隻剩下被黃河分隔開的兩塊不大的地方,一塊在河南西北部,都城就是春秋時的鄭都新鄭),另一塊在山西的東南部。
長平之戰前,一連數年秦軍都在進攻黃河以北的韓國領地。秦國攻韓,由來已久,不過以往是零敲散打,此刻卻想把黃河以北的部分全部吞掉。公元前262年,秦軍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陽),完全斷絕瞭孤懸在黃河以北的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交通。秦軍步步緊逼,兵進滎陽;韓王驚恐,派使節入咸陽謝罪,割讓上黨向秦國求和。但上黨守馮亭是個硬漢子,他不肯降秦,卻把上黨獻給趙國,用意是“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擋)秦”,希望韓、趙聯合,殺退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