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廉頗:為何不配戰國四大名將之稱?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魏冉與白起,秦國最佳的“將相組和”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與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後人統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我以為,廉頗不配戰國四大名將之稱,原因有二:
一、缺乏戰略眼光,戰力平平
公元前270年,秦國進攻趙國,圍困閼與城。趙惠文王召見大將廉頗、樂乘問道:“閼與城還有得救嗎?”他們兩人都說:“從邯鄲到閼與,路途遙遠,更兼道路險峻,難救。”趙惠文王又問趙奢,趙奢回答說:“道路遙遠險峻,就好比兩隻老鼠在洞穴中咬鬥,勇敢者將取勝。”最終,趙奢果然出奇制勝,成功打敗秦軍,解瞭閼與之圍。
不知為什麼,後人在讀史或評價廉頗時,極少關註這件事,但我認為,在客觀評價廉頗此人時,這件事不能被忽略,因為這件事很能體現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換句話說,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其實也就與樂乘在一個檔次上,而與趙奢相比,就差瞭一個檔次。
我們再看史料中提及的關於廉頗指揮的其他一些主要戰鬥:
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瞭陽晉。秦趙澠池之會當年前279),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打敗瞭它的一支軍隊。過瞭兩年,廉頗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占瞭。此後三年,廉頗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瞭。再過四年,藺相如領兵攻齊,打到平邑就收兵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