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怎樣在一夜間活埋40萬趙國降卒的?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鬼谷子:變化無窮,各有所歸
之所以想到要和大傢聊聊“長平之戰”這個話題,是因為剛剛從天涯看瞭兩篇帖子。簡介如下:
第一個帖子是這樣的:有個兵哥哥發帖在探究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到底損失瞭多少人馬。一般說法是,長平之戰,白起活埋瞭趙國40萬降卒。既然大傢都這麼說,那麼這位兵哥哥為何還要發帖探究?
因為他認為,根據戰國時候各國的人口總量來算,45萬兵哥哥以為殺瞭45萬,但一般認為是40萬,45萬是整個三年的戰爭中趙國傷亡的總數。)人口實在過於龐大,兵哥哥表示殺這麼多人不太可能,因為一個國傢很可能沒這麼多兵勇可以被殺。

我這裡將兵哥哥未說完的意思引申一下。古代形容一國強大,不像我們現在用“地大物博”或者“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之類的詞句,古人用的是“千乘之國”。千乘之國怎麼理解?
《東周》裡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專門有過一段話,來解釋“乘”,將一乘闡述為75人。王翦是戰將,可能不負責後勤一塊。而後勤是非常重要的,軍隊未動,糧草先行,所以我們對“乘”普遍的認識是:一乘為100人,75人為各個兵種,負責戰鬥,而25人負責75人的後勤。王翦的話,和如今香港電影裡面的警察一樣,認為文職警員身份不光彩——你看,兩千年前,人傢將領就不把非戰鬥人員當人,四分之一的部隊直接被無視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