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平、大寧二都司內衛所建制流變略述明代東線邊患的形成以及軍事實力萎縮的部分成因---集賢社王彥章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李商隱感嘆的是什麼
緒論:
有明一代,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幾乎貫穿始終,然而被動防禦並非是明代邊防狀況的全部。大明開國初年,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藍玉、華雲龍、王弼等等傑出將領屢次率領精銳雄師北伐,橫掃范圍北至內蒙古大部,其中李文忠等人甚至遠征至今天外蒙古中西部的遙遠地域。北元勢力屢次受到沉重打擊之後,大明北部形勢緩和瞭下來,軍事沖突日漸減少,那麼如何管理今天內蒙古東南部以及河北北部等漢人政權失控瞭近四百多年的“新入”疆域,防止北元勢力卷土重來,鞏固勝利果實就成為第一要務。明廷采取的策略是廣建衛所,守土實邊,在上述地域逐漸建設形成瞭兩大邊防軍區,即北平都指揮使司和北平行都指揮使司大寧都司)。在洪武一朝和建文初年共計三十二年左右的歲月裡,明朝衛所的建制人員狀況是比較良好的,各衛所根據實際需要加以設置,並非濫設。官兵也比較良好地完成瞭守土屯田出塞等任務,這與永樂元年以後的狀況形成瞭鮮明對比。通過本文的論述,讀者也會逐漸體會到永樂皇帝對軍屯衛所制度的巨大破壞和對日後北部嚴重邊患產生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下將先分別敘述洪武時期北平都司和大寧都司的建制狀況。
強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