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捧哏”齊景公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知足的人,就好像顏回那樣【宣化上人原聲音頻】
春秋時期,諸侯並起,風雲變幻,非明主不足以立國,非能臣不能立世。晏子名嬰,字平仲,東萊今山東高密縣)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外交傢。眾所周知,他頭腦機敏,能言善辯,揮灑自如,勇義篤禮,為世人稱道。他內輔國政,屢諫齊王,竭心盡力拯救內憂外患的齊國;在對外鬥爭中,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瞭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殊不知,在晏子的能說會道之後,是任賢納諫的齊景公做瞭晏子的“捧哏”。那麼,齊景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幾個小故事感受一下。
齊景公即位,開始也隻讓晏子去治理東阿一地,三年來說他壞話的人很多,齊景公要罷他的官。晏子請讓他再治東阿三年,齊景公同意瞭,結果贊譽交至。齊景公要賞賜他,他拒不受。齊景公問他為什麼?他說治東阿的前三年,他認真治理瞭,得罪瞭不少人,所以他們來告狀;後三年他放松瞭,說壞話的就少瞭。當初應當賞賜而沒賞賜,如今應當受處罰反而要賞賜,“是故不敢受”。齊景公知晏子賢,任以國政,“三年而齊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