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教你用古方治療糖尿病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翰墨丹青書人生 ——李樂林和他“以人為本”的從商之道
“糖尿病”是西醫的病名,在古代中醫並無這一稱謂,而多稱其為消渴病,是指由體質因素加以飲食失節、情志失調、年高勞倦、外感邪毒或藥石所傷等多種病因所致的,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尿有甜味為典型癥狀的病證,即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
張仲景認為,消渴病是因虛勞而造成的正氣不足,營氣衰竭所引發的。其主要癥狀是吃得多而大便堅硬,其原因是尿多,水自尿道走,故大便水少而幹結,尿多便幹。這一點,跟現代所謂的糖尿病患者多食、多飲、多尿、身體消瘦這“三多一少”的特征是相同的。《金匱要略》中還把消渴病所涉及的臟腑定位為肺、胃、腎,為後世醫傢對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辨證論治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