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被盜的一代英雄-韓世忠
提起大宋朝,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楊傢將和嶽傢軍。楊傢將和嶽傢軍是處於不同時代的倆支對大宋朝作出巨大貢獻的集團軍,楊傢將起於北宋初,以安邦的楊業始,到因抗遼聞名於世的楊門女將,歷經幾代皇帝。而嶽傢軍則形成於南宋初,是以名將嶽飛為主的抗金集團,隻有短短的幾年。其實,有一位本應與楊業和嶽飛齊名、而歷時最長、倍受世人尊崇的民族英雄,卻由種種原因,使得其功名被盜,知名度被楊傢將和嶽飛所罩,這就是一代名將和民族英雄韓世忠。
從北宋初年起,東北方的契丹、女真族,西北方的黨項羌就分別建立瞭遼、金、西夏政權,與宋王朝分庭抗禮,兵戈相見,成為威脅趙氏政權的主要勁敵。宋朝建立於五代十國之亂的後期,它隻是統一瞭中原和江南的一些割鋸小國,所以,從其建國以來,就處於被包圍和侵略之中。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不費吹灰之力就篡得瞭後周傢的天下。可當他坐上瞭皇帝的寶座後,便害怕他的部下有一天也會玩這把戲,等到天下已定,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典禁兵,把軍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種中央集權,使得宋朝沒再出現象五代十國的強藩禍亂之局面,但北宋抑兵太過,外乏良將,“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使得宋朝的軍隊面對著遼、金、元三國,迭起北方,屢為邊患,隻有防守挨打,無力向漢、唐那樣主動出擊。當趙宋全盛的時候,還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後來國勢日衰,加上奸賊當道,外族一入,如摧枯拉朽一般,傾刻間,便將大半個中國淪喪。由於連年戰亂,割地賠款,國力積貧積弱,百姓民不聊生。陜北一帶,尤其處於未與金、西夏交戰的中心地帶,戰禍不已,百姓一貧如洗,“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片自古以來就是死骨成堆的戰場,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埋葬在那一片黃土之中。而韓世忠就出生在這個窮鄉僻野之地、風雨飄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