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神化瞭嗎?有哪些例子可看出蘇軾仍是「凡人」?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高清逐字放大!米芾《鄉石帖》
要看出蘇軾是“凡人”,首先要與同時代其他傑出人才對比,拿他的好基友章惇來作對比最好不過瞭。
蘇軾與章惇是宋代筆記中經常出現的的一對相愛相殺好CP,有兩則筆記中都出現過兩人年輕時郊遊的表現。
蘇子瞻任鳳翔府節度判官,章子厚為商州令,相得歡甚。同遊南山諸寺,寺有山魈為祟,各不敢宿。子厚宿,山魈不敢出。抵仙遊潭,下臨絕壁萬仞,岸甚狹,橫木架橋。子厚推子瞻過潭書壁,子瞻不敢過。子厚平步以過,用索系樹,躡之上下,神色不動,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曰:“章惇、蘇軾來遊。”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殺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子厚大笑。
——《高齋漫錄》
子厚為商州推官,子瞻為鳳翔幕僉,小飲山寺。聞報有虎,二人酒狂,勒馬同往觀之。去虎數十步,馬驚不敢前。子瞻曰:“馬猶如此,著甚來由。”乃轉去。子厚獨鞭馬向前去曰:“我自有道理。”既近,取銅沙羅於石上攧響,虎即驚竄。歸謂子瞻曰:“子定不如我。”
——《耆舊續聞》
這裡的“子瞻”不用說是蘇軾,“子厚”說的就是章惇。值得註意的是,這兩則筆記都出於南宋人的著作。而南渡以後,蘇軾早就作為一代文宗封神,而與此同時,批判新黨變法成為瞭政治正確,章惇的名聲一步步下滑,最後入瞭奸臣傳。所以相對來說,說這兩則筆記不吹不黑,那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