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王安石對方仲永有點兒嫉妒
文章分類:北宋
方仲永生活的環境似乎是與學習絕緣的,祖宗八輩子都是泥腿子,沒有摸過書。生活在這樣的傢庭中,方仲永當然也與書寫文具絕緣。然而,有一天,他哭著鬧著索要文具寫東西,方爸爸借來瞭文具,方仲永大筆一揮寫的四句話居然很符合大宋王朝“高大上”的標準,得到當地文化界的首肯,“傳一鄉秀才觀之”。
王安石寫得不真實,因為當地人不老實,顯然過分誇大瞭方仲永的天賦。一個五歲的孩子,忽然能寫詩,對於他生活的那個村子而言,是一件又震驚又榮耀的事。當地鄉親為瞭炫耀自己村子人的智商,添油加醋也不足為奇。
其實,方仲永是有學習條件的,而且還算不賴。方仲永是金溪人,金溪屬於江西撫州,是臨川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晏殊、晏幾道、王安石、朱熹、文天祥都是臨川人。臨川人也是大宋“國考”高手,整個大宋,臨川有446人中進士,出瞭兩任宰相、兩任節度使、四個禦使、17個尚書侍郎。方仲永生活在文化之鄉,經常耳濡目染,不知道聽過多少老鄉的詩詞、文章,加上智商不錯,才情便在一瞬間噴發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