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偉大數學傢父子:祖沖之父子
1967年,國際天文學傢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星”。這是專門為紀念我們著名數學傢祖沖之的功績而設立的。
那麼,命名的原因是什麼呢?
祖沖之祖籍河北卻出生於南方,因其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南朝做官。晉朝末年,北方連年烽火,中原人口大量遷往南方,促使長江流域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迅速的發展,祖沖之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裡。祖傢歷代對天文歷法都很有研究,在傢庭的影響下祖沖之自小就對天文學和數學著迷。

由於他善於剖析抽象的理論,又註重理論實踐,勇於改革,因此取得瞭不少有價值的科學成果,尤其是天文歷法和數學方面的成就更為突出。
古代的中國,曾長期采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作為歷法來計算陰歷。祖沖之經過仔細推算和研究,發現這種歷法雖可使陰歷和陽歷天數大致相符,但並不精確,因為每隔200年就會相差一天。於是他總結瞭前人經驗,經反復實驗,科學計算,改為第391年中有144個閏年。這樣就相當精確瞭。他在一文歷法中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在歷法計算中第一次應用瞭歲差,就是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五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點的現象,並應用在他的《大明歷》中。盡管不夠準確,不過這在天文學史上卻是一個創舉。為瞭使歷法更精確,他還算出交點月,即月亮連續兩次經過黃白交點所需的時間是27。21223日,這與現代測得的21。21222日極相近似。這為準確地算日食月食婦生的時間創造瞭條件。祖沖之制定的《大明歷》,可以說是當時最科學的歷法。公元462年,他將《大明歷》遞交朝廷請予頒行。卻遭到以貴族官僚戴法興為首的堅決反對。戴法興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物,又稍稍懂一點歷史,但思想非常保守,戴硬說太陽轉動一周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有快有慢,沒有規律。祖沖之反駁說:“太陽的轉動是有一瞇規律的,這是有事實根據的”。戴又說:“日月星辰的快慢變化,凡人是測算不出的”。祖沖之說“這些變化並不神秘,隻要人們進行精密的觀測和細致的推算,是完全可以算出來的。事實上人們已掌握瞭一定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