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和屈原的淵源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羋月傳中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這個季節給大傢說一點五月的事情,正是合適,去去心中的寒意,給大傢添一點暖意。
說起端午,大傢首先在腦海中反射出來的就是屈原,接著就是吃粽子、劃龍舟等一系列的風俗,心中也有很多的感觸。端午節如今已經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上享有贊譽,也讓更多的人知道關於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故事。
據《史記》,各個史料記載,屈原是在五月五日抱石投身汨羅江,楚國被滅,國破傢亡之下,鬱鬱寡生,不想茍且偷生,心灰意冷之下,與楚國共滅亡。這樣的愛國精神令我們感動、肅然起敬,幾千年來,我們都用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再中國如今成瞭一大盛事,受到各地方的重視,在湖南湖北四川那邊還有大端午、小端午之分。
事實上在不同的地區,擁有的的風俗也有各異,還有的地方不是紀念屈原,有的紀念吳國大夫伍子胥,豐富多彩,讓人不僅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強大!
其實,五月初五是中國最早的疾病防禦日瞭!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為瞭驅除毒蟲,在各個地區產生瞭很多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