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11):屈原和《離騷》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混沌之一——莊子的大智慧
十一、屈原和《離騷》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咱們都要過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在端午節,有很多的習俗,比方說佩戴香囊,掛艾草和菖蒲,賽龍舟等,最重要的,是要吃粽子。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據說是因為要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楚國的愛國詩人,咱們今天要講的:屈原。關於端午節的來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紀念伍子胥,一種是紀念曹娥。)
【端午節習俗】
屈原,是著名的愛國詩人。本來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他是楚國的貴族。曾經擔任過楚懷王的左徒,後來還當過三閭大夫,很受國王的信任:在國內,國傢的很多政策,文書等都要經過屈原來寫,來傳達下去。在國外,什麼接待外賓出使外國之類的外交大事,也都由屈原來做。當時有個上官大夫是個奸臣,他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屈原又寫瞭一個政策條文,還沒有最終定稿,上官大夫就跟屈原說:“你把這個給我吧,就說是我寫的。”屈原看不起這種人,就不給他。所以這個奸臣就跑到楚懷王那裡去,說屈原的壞話:“這個屈原啊,大王,太過分瞭。他總是覺得楚國離開他就不行瞭,天天驕傲自大,看不起人,估計以後也不會把大王您放在眼裡瞭啊!”這國王一聽,你牛是牛,但不能比我牛啊,一生氣,就疏遠瞭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