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和坑儒根本就是兩回事,被坑得最慘的是秦始皇本人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陳勝:為六國貴族做嫁的平民草根
不知從何時開始,原本雄才偉略的秦始皇逐漸成瞭“暴君”的代表,其中被提得最多的,便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在完成大一統之後,為瞭加強對思想的控制,殘忍地坑殺瞭大批儒生,損毀瞭許多典籍。秦始皇也因此被視為糟蹋華夏文化的罪人,然而,歷史上的焚書和坑儒實際上是兩件起因不同的事情,而秦始皇也因為它們,背瞭不少莫名其妙的罪名。
我們先從焚書說起。公元前213年,秦長城落成,秦軍攻占南越,秦始皇於皇宮大宴群臣。有個叫周青臣的仆射奉承秦始皇文韜武略,開疆拓土,還實行郡縣制,使天下太平,簡直是功德無量。然而有個叫淳於越的不高興瞭,此人比較厚古薄今,認為郡縣制還不如分封制。淳於越認為,商周之所以可以傳國千年,就是因為分封制下的各諸侯國可以相互照應。而郡縣制雖然加強瞭國傢統一,但是一旦被篡權,整個國傢可就都沒瞭。
在諸子百傢時代,這種討論也就是平常的學術爭論,但此時李斯的一句話徹底給兩人的觀點定性瞭。李斯說,古代先賢采取不同的治國策略,是根據不同的局勢而定的。當今天下一統,秦朝又是法治國傢,本該用符合當今形勢的方法治理天下。而儒生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治國良策,卻喜歡給別人找茬,編造各種言論蒙蔽百姓。其實歷史上噴孔子老人傢的名人不在少數,莊子就是頭號“孔黑”,漢武帝時期的桑弘羊就批判孔子整天帶著七十二門徒到處散佈反動言論,在《鹽鐵論》裡描述為“不耕而學,亂乃愈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