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封王的太監,細說童貫的傳奇一生
中華上下五千年,湧現出瞭許許多多的人物。在這個浩瀚的時間軸裡,不僅有想歷萬代而為君的秦始皇,也有男權社會裡的掌舵手武則天。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歷史上唯一一位宦官出身,一步步封王的大太監——童貫。

宋徽宗時期,民間素有“六賊"之說,童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稱童貫為媼相。媼,婦人的通稱。因他是宦官出身,意指其為母相。童貫少時依附於宦官李憲門下,李憲是神宗時期的大太監,常年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一職,累有戰功。童貫跟隨著他出生入死,數十次深入西北。據史料記載童貫“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視炯炯,不類宦人。項下一片皮骨如鐵”。別看童貫長得一副黑旋風似的面孔,但他心思縝密,擅長揣摩皇上的心理。恰逢蔡京被貶在杭州,兩人為瞭討好皇上,遍訪民間奇珍異寶,以此來博得徽宗的歡心。果不其然徽宗龍顏大悅,再加上二人互相恭維,各自在皇帝面前為對方說好話。後來蔡京為相,童貫也因功做到司空太尉。

崇寧二年(1103),徽宗打算征討西北的羌族,收復青唐一帶。蔡京進京任官,得力於童貫。蔡京任相後,贊成攻取青唐,並對皇上說童貫曾十次出使陜右,熟悉那五路的情況與各將帥的才能,竭力推薦他。童貫領命而行,來到熙州(今甘肅臨眺),與主帥王厚等人調集10萬兵馬,準備開赴西北,軍至湟州今青海省樂都縣南),恰逢宮中失火,宋徽宗以為宮中失火是不祥之兆,應免動刀戈,於是火速傳令給童貫,不讓他出兵。怎奈童貫立功心切,看罷手諭便馬上折起來塞進靴筒裡。王厚問他為何,童貫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童貫抗旨出兵,戰罷,大敗羌人。而後又占領瞭惶城、宗哥城、都州、廓州、洮州四地。徽宗念其有功,遷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