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之秦始皇陵驚天謎團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斯:替秦始皇帝背負瞭一半罵名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陵墓選在驪山腳下,因為這裡是秦的都城。秦始皇陵墓從公元前247年開始修建,到公元前208年秦末農民起義,秦王朝危在旦夕時,才由他的兒子秦二世草草完工,前後修瞭39年。
秦始皇陵整個陵園占地面積為56.25平方公裡。封土原高50丈,合今天的115米。封土下面就是地宮。地宮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築都是以地宮為中心,地宮墻外便是陵園的內外城垣。
內城附近有賠葬墓,西側還有一處地下建築,即珍禽坑。北內城以內,是皇帝的寢陵。秦始皇陵外城東,除瞭名揚四海的秦始皇兵馬俑以及馬廄坑外,還有一些賠葬墓。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一座賠葬坑內,發掘出土瞭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是20世紀考古史上發現的結構最復雜、形體最大的古代青銅器,它重現瞭秦始皇銅車馬鑾駕出巡的真實面貌。關於秦始皇陵的情況,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有較詳細的描述,其中的奢華宏偉令人嘆為觀止。也許正因為如此,秦始皇陵在建成2100多年多次受到破壞。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