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為何被稱之為“右軍”?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王羲之,才是中國人最缺的一味春藥
“右軍”這一稱呼,是因為當時王羲之曾擔任過會稽內史,由於那個時候是軍政合一,管理政事的同時還要領兵,王羲之當時在軍中軍號為右軍將軍,於是後人都以王右軍來稱呼他。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王羲之是如何當上“右軍”的。要知道當上王羲之所在的王傢在朝政中勢力很大,而且王羲之的奶奶是皇帝的親姨,這算是絕對的皇親國戚瞭,在宮裡謀個官職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是為何王羲之要去外地當一個右將軍呢?
王羲之20歲那年,王傢在朝中的勢力已經大到瞭讓皇帝都擔心的地步。要知道,臣子的勢力大到一定地步,皇帝難免會產生恐慌和想法。於是,皇帝當時就開始重用劉隗、刁協等人。王羲之的從伯王敦當時擁兵在外,心裡很是不爽,於是帶領部隊以“清君側”的名義,從武昌發兵,直奔建康。但是沒經過皇帝允許調兵那可算是造反的,要誅九族的。當時主持朝政的是王羲之另一個從伯王導,看到兄弟造反,為表清白,帶著王傢子弟二十餘人赴臺待罪。就是把自己捆起來,等著皇帝去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