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改變瞭北宋的積貧,卻為何遭到一致反對?
文章分類:北宋
北宋發展到宋神宗的時候,已經有瞭百餘年的歷史,雖然繁榮過,但由於機構臃腫,人滿為患,遼國、夏國不斷侵擾,軍費開支陡增,加上花錢買和平,每年要向遼、夏支付高額的賠款,國庫空虛。同時,由於統治者的殘酷盤剝,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許多走投無路的人揭竿而起,相繼暴發王小波、李順起義。在這內憂外患的雙壓之下,年輕的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推行瞭變法,史稱“熙寧變法”。
王安石憂心於大宋王朝的經濟衰落、士氣萎靡、軍備薄弱,他以超常的勇氣和膽識宣傳改革,以矯枉過正的態度推行改革,甚至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真是石破天驚。而且,在變法的執行過程中,他也始終是以這種大膽的態度、一往無前的決心,排除一切阻攔,在全國全力推行改革措施。經過數年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瞭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加瞭財政收入,提高瞭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對土地的兼並進行瞭有效的打擊。
然而,這樣一個有利於國傢發展和強大的改革,卻遭到許多士大夫的抵觸的激烈的反對,尤其是許多大官員、大詩人、大學者,都紛紛加入瞭反對的行列,使變法半途而廢,以失敗告終。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反對變法呢?各人有各人的理由,下面講講意見領袖代表蘇東坡、官僚代表司馬光、學者代表邵雍這三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瞭解一下他們為什麼會反對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