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佛門,心卻在凡塵:揭秘“清初四僧”中身份最為顯赫的石濤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原來清太宗皇帝皇太極是中國式摔跤的倡導者
文/周冉
“清初四僧”之中,石濤的明宗室身份最為顯赫。細講起來: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兄南昌王朱興隆的後裔,是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的後人,是第二代靖江王悼僖王朱贊儀的十世孫,是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嫡長子。石濤晚年的畫跡上,也出現“靖江後人”的白方文印和“贊之十世孫阿長”的闊邊朱文長印,都在表明自己的前朝宗室的高貴出身。
石濤姓朱字阿長,名若極,生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大明王朝滅亡時,他隻有兩歲。第二年,父親靖江王朱亨嘉在廣西桂林自稱監國,兵敗後全傢遭到誅殺。混亂中,石濤被傢臣救出,逃往全州湘山寺,長大後出傢,法名原濟,字石濤。這樣離奇的身世,即使在明末清初這樣一個天地變色的大時代也是少有。
10歲時,石濤跟隨傢臣喝濤曾與石濤一同出傢)沿湘江北上,過洞庭湖,經長江抵達武昌,在這裡度過自己的少年時代。很多研究者把石濤與屈原相類比,《讀離騷》是石濤現存最早一首詩,作於1644年,正是他初到楚地之時。然而石濤畢竟不是憂國憂民的屈原,他所糾結的,更多是難以施展的才能和無處安放的貴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