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社讀庫」張發財:酒鬼李清照
文章分類:南宋

酒鬼李清照
文|張發財
我們來聊一位綠色無公害環保型女酒鬼,她叫李清照。將其定義為女酒鬼一點都不冤。李老師留存下來的作品裡通篇都在喝。“煮酒箋花”、“香消酒未消”、“非幹病酒”、“酒意詩情誰與共”、“酒闌更喜團茶苦”、“東籬把酒黃昏後”、“愁濃酒惱”、“酒美梅酸”……隻《漱玉詞》裡“醉”就出現11次,“酒”19次。這數字組合1119翻譯過來就是:要要要酒。十萬火急119,不喝上火。
李老師喝什麼酒?據“金尊沉綠蟻”、“酒美梅酸”、“扶頭酒醒”等詞句推斷,她是不挑酒的。宋朝新酒未過濾時就是果粒橙,漂滿瞭無數的渣滓和泡沫,仿佛螞蟻在開會,又由於酒漿色微綠,所以叫“綠蟻”。這是一種大眾酒,不貴。“酒美梅酸”應該是泡制酒,也不貴。“扶頭酒”稍有爭議,一說酒性很烈,“才下喉頭,卻上心頭,馬上上頭”,所以要扶住頭,不然腦袋歪著像霍金、像公益藝術“歪脖子拯救地球”。另一說“扶”是“護持扶養”的意思,“扶頭酒”是宋朝的回魂酒,保護頭腦而喝的液體安全頭盔。這酒稍有檔次,但也不貴。晚年的李老師在杭州更加不挑酒,隻是不碰雄黃酒。聽說有個姓白的女酒鬼,端午節灌瞭一杯,喝完變蛇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