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張良的君臣相處之道(五)退一步進兩步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漢武帝幣制改革的目的是什麼?漢武帝幣制改革的影響
上一講,我們談到瞭貴族出身、很有點兒真才實學的張良,按照“該收手時就收手”這句至理名言的原則,在漢朝江山穩固、諸多功臣身首異處的時候保全瞭自己的身傢性命。但問題在於:此前如此聰明絕頂的張良,到瞭大漢王朝穩固之後,居然淪落到瞭隻能明哲保身的地步,這也太讓人心酸瞭吧?人們不禁要問:難道除瞭明哲保身之外,張良再也沒有別的活路瞭麼?諸位,此言差矣——話可不是這麼說的。表面上看來,此前叱吒風雲的英雄,現在隻能以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到“帝者賓”的地位,做著那些可有可無的勾當——此時的張良,的確是混得不怎麼如意;但從另一方面看來,退居幕後,未必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我為什麼這樣說呢?您沒聽說過“退一步是為瞭進兩步”那句話麼?隻有退居幕後,才會在不引人註意的情況下,準確觀察世事的發展方向;隻有退居幕後,才會在非常冷靜的情況下,正確做出自身嚴謹的決策;隻有退居幕後,才會在他人自以為是的剎那之間,迅速讓世事朝著自己選定的方向發展;隻有退居幕後,才會讓所有在臺前的他人對於自己高深莫測的神秘感的敬畏——原來,他是不需要上得臺前,就能夠輕而易舉的解決所有的問題的:隻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